俗語說:「人有三急。」若人發生了這些事,就一刻也等不著,非得趕快解決不可,而「尿急」就列在這「人生三大事」裡。然而有許多人不是不得已憋尿,就是沒那份時間心力去上廁所,妳是否有符合下述說的狀況呢:
狀況1. 從事服務業或其他需值班的職業,工作時很難離開崗位,往往等到下班時間才能抽身。
狀況2. 一忙起來連吃飯都顧不著,一坐到辦公椅上就是一整天,根本不會留心上廁所這件事。
狀況3. 身處從業人員女少男多的產業,工作環境的設計上較無考量到女性,每次找一間廁所都要跑大老遠。
狀況4. 雖然真的很想去廁所,但每到休息時間女廁總是大排長龍,或者公用廁所總是整潔不佳,礙於時間、衛生等考量,還是選擇憋尿。

女性相較男性,更常被提醒、告誡憋尿的壞處,無外乎是怕發炎、擔心感染等理由。但也不少女性將「不能憋尿」此事放在心上,越知道自己沒空去廁所,越養成了「良好」的習慣,反倒衍伸成頻尿的問題。
為何不能憋尿?到底能不能憋尿?怎麼做才能真正保護泌尿道呢?
為何女性更不該憋尿?
女性的尿道口到膀胱約3公分,而男性的尿道口離膀胱則有18公分左右,相較起來,細菌本來就容易從外侵入,造成感染。加上憋尿更易孳生細菌。就美國的統計數據,50%以上的女性,一生都會得到一次尿道炎。因此對女性的衛教裡,強調「不可憋尿的重要性」,似乎十分合情合理。
頻尿的原因不只憋尿一種!
許多人都知道憋尿會有的後遺症,比如膀胱鬆弛、腎結石,以及我們最常聽到的泌尿道感染。感染不但好發,更有非常多症狀,像排尿時會感到灼熱刺痛、尿液有怪味、血尿等,其中也包含了頻尿。
然而有頻尿症狀,就以為自己尿道發炎,然後更擔心憋尿、更常跑廁所,這樣的做法正確嗎?
其實不盡然!
膀胱裝載尿液到150-200cc時,人就會產生「尿意」,也就是有膀胱脹脹的感覺,但正常人不見得此時便要如廁,因為膀胱的容量達4-500cc,一般到350cc左右再排尿即可。
然而有些女性,比如女老師,會擔心授課中途感到尿意,養成了每到下課必要上廁所的習慣,除了心理因素上變成某種強迫行為,更大的隱憂是膀胱長期沒有因尿液而足夠脹大,就可能萎縮、纖維化,無法有原先的彈性,能裝載的尿量越來越少——雖然沒憋尿,膀胱一樣出問題。

想維持泌尿道健康,更要多方注意
維持適當的上廁所頻率是其中一種解決辦法,但若想全方面維持泌尿道健康,更要搭配運動與飲食:
1.凱格爾運動
此項運動可訓練骨盆腔底的肌肉群,能預防及治療膀胱、陰道及子宮因肌肉鬆弛產生的疾病,運用於因膀胱不正常收縮造成的頻尿、尿失禁也非常有效。
2.多補充原花青素、益生菌、維生素C
想降低泌尿道細菌感染的可能性,攝取平衡菌叢、抑制細菌生長的這三種營養素,可從根本保養泌尿道,即便是尚未有相關困擾的女性,多吃也有相當助益。那吃什麼能攝取到呢?原花青素首推蔓越莓、益生菌可食用優格,維生素C普遍見於各類水果。
憋不憋尿或許都有難言之隱,也都可能延伸出不同的後遺症。但一種症狀不見得只有一種起因,照顧自己的方式更不是只有一種。
(封面圖片來源/PAKUTASO)
延伸閱讀:
- 別讓妳的私處成異味培養皿!掌握「食衣習」除味訣竅
- 都說保養私密處要吃蔓越莓,但怎麼吃最好?